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枭雄的天空

第220章 洛阳虎踞(四)

吴佩孚权势滔天,前来跑官要官的人络绎不绝。有位先生托人将一份自荐书递送到吴佩孚眼前,想要在河南谋一份肥水职位。吴佩孚看过他的自荐信之后,提笔在后面写上了四个字“豫民何辜?”意思就是说,让这样的人来当官,河南老百姓岂不是太无辜?然后,吴佩孚差人将推荐信原路送回。吴佩孚虽然是秀才出身,文章写得也很不错,但是当他批阅文件的时候,是从来不写官话的。

康有为来洛之时,向吴佩孚提了一个建议,就是希望他举兵征伐广东。康有为是知名的保皇派,到死都没有变过。导致清帝退位的人中,孙文肯定能居“第一功”,由此,康有为对孙文恨之入骨。康有为将孙文当作了最大的仇人,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到吴佩孚,从而出兵伐粤。

当时,吴佩孚的重点在东北,他知道与张作霖肯定还有一战,并没有太把孙文放在心上,不愿意去做“亲扫岭南边土之蠢事”。当时,孙文的势力与他无法比拟,从后来历史的进程来看,先出兵伐粤,之后再讨伐张作霖,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
吴佩孚在洛阳开幕府,网络天下名士。“兵学权威”蒋百里给他当过参谋长。蒋百里还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,各省许多军官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。另外,张其锽、白坚武、杨云史等人都是当时的俊杰。另外,梁启超、蔡元培、胡适、王士珍、章太炎、辜鸿铭、熊希龄等各界名人都曾做过游幕访问河南洛阳。这是幕府在中国最后的辉煌时刻。

于此同时,洛阳与保定之间的矛盾也在加剧。吴佩孚是曹锟的属下,看到吴佩孚如日中天,曹锐等人就在曹锟面前谏言,说吴佩孚如何如何心怀不轨。

这曹锐是曹家老四,曹锟是他三哥。曹氏兄弟都是穷人家出身,曹锟在军队里闯荡的时候,曹锐在天津的米店里长期给人当伙计。后来,曹锟在军队混出名堂,他也进了曹锟的军队。曹锟当直隶督军的时候,保荐曹锐当了直隶**。

过惯了苦日子的曹锐,一旦当上了直隶**,立刻将久贫乍富的品性发挥到了极致。按理说直隶是他家乡,当上直隶**不应该好好造福桑梓?曹锐可不这样想,在他看来当**就是要大捞一笔才行。他不仅大肆卖官鬻爵,包知县按特、大、中、小定级,特的三万大洋,大的一万,中的九千,小的八千。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,这些钱要加倍抽到老百姓身上。所以,曹锐在直隶一代的口碑非常差。

吴佩孚很看不上这曹家老四。曹锐也看不惯吴佩孚这样个性鲜明的将军,感觉抢了他三哥的风头,也就抢了他们曹家的风头。两人处处不对付。虽说如此,但是疏不间亲,吴佩孚毕竟是外人,而曹锐是曹锟的亲弟弟。

曹锐跟曹锟在一起,也没别的事,就是反复劝说他哥哥进位当总*统。曹锐跟曹锟说:“你看你们一起从小站出来的这些人,袁世凯当过总*统,冯国璋当过总*统,段祺瑞虽然没有当过总*统,但是曾经手握大权,哥哥您也过了六十了,现在不当总*统什么时候当呢?”在曹锟的多次劝说之下,曹锟也动了当大总*统的念头。

曹锟当总*统的念想越来越强,这跟吴佩孚设想的完全不一样。吴佩孚作为军事最强者,他想先平定天下,在此之前,曹锟最好不要站到最高处,因为这样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。

直系出现了曹锟、吴佩孚两位领*袖,分据保定、洛阳,直系其余人等也就相应站队。因此,直系分化为保派和洛派。王宠惠是洛派,他主政内阁期间,给部队军饷方面,给吴佩孚许多照顾,这令保派非常不满。

保派和洛派的矛盾越积越深,因一个叫罗文幹的人而爆发。罗文幹是王宠惠内阁的财政**,他主导了一笔对奥借款合同。他合同里面抽出了一部分佣金,用于给财政部同仁发了工资。在当时,本来不是件什么大事,结果被保派的国会议长吴景濂抓住了辫*子。

吴景濂深夜秘报黎元洪,说罗文幹涉嫌贪*污,说得声泪俱下、痛彻心扉。黎元洪信以为真,再次展现出了冲动的一面,他命人抓捕了罗文幹,并将其投入狱中。罗文幹是财政**,黎元洪在无完全证据,并且没有知会内阁的情况下,就将罗文幹入狱,一下就把事情给搞大了。吴景濂为什么这么上心这件事?主要是吴景濂想借机推倒王宠惠,然后自己去当总*理。

王宠惠召集内阁阁员开会。与会期间,各部**纷纷指责黎元洪违法。王宠惠以内阁遭到破坏为由,提出将在“罗文干案”查清以后辞职。

罗文幹有没有违法,需要由法厅去审理查办。吴佩孚致电中*央,认为在未有证据的情况下,就贸然抓捕财政**着实荒唐。吴大帅都表态了,黎元洪派孙宝琦去地方检察院将罗文幹接到总*统府。

本来这事就这么平息了。有一个人不同意——罗文幹。罗文幹是牛津大学法学硕士,执业律师,司法界人士半出门下。

罗文幹跟黎元洪说:“我如果有罪,就应该受处罚。如果无罪,就应该追责处罚我的人。”说完之后,罗文幹自己回到了地方法厅看守所,接受调查。

民国的人物都极有个性。罗文幹自请接受调查,给黎元洪、吴景濂一个结结实实的回马枪,也成为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所在。

在这件事情上,吴佩孚顺应社会舆论,多次发电,支持罗文幹、王宠惠。

随着保派与洛派矛盾的加深,曹锟决定利用这件事修理一下吴佩孚。曹锟率领众多直系将领发电,明确主张惩办罗文幹、王宠惠。

一时之间,曹、吴之间的矛盾公诸舆论。

经过京师地方检察厅审理,认为罗文幹并没有构成违法,罗被当庭释放。保派非常不满,转而攻击检察厅裁决不当。保派司法**程克下令将罗文幹再次抓捕入狱。教育**彭允彝为讨好曹锟,自告奋勇写了一份咨文,他要代表**做原告,向法院申请再议“罗案”。简直是视法律为儿戏一般。为表对彭允彝不满,教育界掀起了抗议,蔡元培甚至辞职南下。

保派军人蹂躏司法的行为让激怒了国人,大家非常希望吴佩孚能再次代表民意,站出来主持公正。

但是,这一天最终没有等来。当时,吴佩孚被直系诸位将领孤立,陷于非常被动的境地。在审时度势之后,吴佩孚决定屈从曹锟,“谨尊曹使主旨”。

没有了吴佩孚的支持,王宠惠只能率领全体阁员辞职。此时距离他上台,只有三个月时间。王宠惠之后,汪大燮署理内阁,后来由张绍曾主持内阁。

罗文幹再次被无罪释放,是在曹锟如愿当上大总*统之后。世人记住了这位自清法律裁决的财政**,曹锟虽然做了一年总*统,却被钉在了历史的屈辱柱上。

在是否当总*统的问题上,曹锟跟吴佩孚产生严重分歧。曹锟执意要进大位,吴佩孚有两个选择:第一,公然反对曹锟;第二,顺从曹锟。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过程,最终,吴佩孚选择了后者。吴佩孚主动给曹锟发电求谅解,表示日后会遵意而行。

发完电报之后,吴佩孚痛哭流涕。之前那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见了,剩下的只是一个委曲求全的普通中年人而已。在吴佩孚的理念中,背叛“主公”是一种极恶劣的道德,是他誓死所不能接受的。吴佩孚知道,曹锟做了总*统,天下一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,至此遥遥无期了。基于此认识,吴佩孚对于曹锟当总*统的态度是不赞成也不反对,他始终保持沉默。

实现国家统一,从而结束战乱是那个时代的最大需求。时代给了吴佩孚一个机会,让他有足够的力量,去统一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。能够抓住这样机会的人,就能顺应时代,成为万民尊崇的领*袖。这种人物在历史上非常罕见,但也不是没有。对于这种人物,古代通常称之为“圣王”。但是,吴佩孚没有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,终究辜负了时代赐予的机会。所以在现在的历史书中,他只能被列为“军阀”而已。天堂与地狱,咫尺之遥!

曹锟要上台,黎元洪就要下台。黎元洪表示自己是民选总*统,绝不主动下台。黎元洪要当钉子户,对曹锟来说该怎么办呢?曹锟就用断水断电、围困总*统府的方法对付。一批批的直系士兵荷枪实弹,聚集在总*统府门前索饷,闹得总*统府鸡犬不宁。于此同时,在直系政客的策动下,阁员纷纷辞职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